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Andrew Nguy解說《阿彌陀經變圖》 ,請大眾注意細節,除了阿彌陀佛在說法,極樂淨土中的每一棵樹、每一道風也都在宣說八正道 圖/西方寺提供
圖說:既然人人都是佛,人人都可建設各自的淨土,處處都可是淨土。 圖/西方寺提供
圖說:聽眾Jordan Dubin表示Andrew Nguy所提自淨其心,平靜的水面才能清楚映月的比喻,讓她了解淨土並非遙不可及,也不只是理論,她十分受益。 圖/西方寺提供與法相會英文講座 禪淨自心處處淨土
2024-06-02
佛光山西方寺5月31日舉辦「與法相會」英文線上講座 (Thank Buddha It’s Friday, TBIF),禮請任職於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、翻譯《佛光大辭典》的Andrew Nguy連線,主講「一心不亂 禪淨共修」 (Single-Minded & Undistracted: Meditation & the Pure Land),實體及線上來自台灣、北美近40人,探討如何藉由禪修自淨其心,讓人間處處是淨土。
Andrew Nguy解說《阿彌陀經變圖》 ,請大眾注意細節,除了阿彌陀佛在說法,極樂淨土中的每一棵樹、每一道風也都在宣說八正道,Andrew Nguy表示每一尊佛都有其淨土,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證道時,肯定人人都可成佛,既然人人都是佛,人人都可建設各自的淨土,處處都可是淨土。
援引《維摩詰經》:「若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 Andrew Nguy表示,淨土並不只是未來的往生處,修菩薩道者應當發心自淨其心,在當下積極建設淨土利益眾生。如何自淨其心呢?〈七佛通戒偈〉說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給了清楚的方向。
Andrew Nguy指出淨土有三大特點—歡迎、包容、有益,佛光山覺誠法師在巴西不畏治安險惡,積極推動「如來之子」計畫 ,以足球接引並教育當地貧民窟小孩,弘法度眾,這就是建設淨土。
援引舍利佛尊者對佛陀發問:「諸佛菩薩的淨土都清淨無比 ,為什麼佛陀您所教化的娑婆世界,卻是如此不清淨呢? 」佛陀回答:「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,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。」Andrew Nguy以「一水四見」的譬喻,強調與佛陀感應共鳴 (Sympathetic Resonance),讓心念充滿慈悲喜捨的重要性,湖面平靜不起漣漪,才能清楚映月,並播放《浩瀚星雲》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音樂劇片段,大師說:「淨土就在我們心中,當心中沒有貪嗔癡,只有慈悲喜捨,人我相處便和諧無衝突。」建設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中心思想。
Andrew Nguy 強調,禪修有助於「與佛陀感應共鳴 (Sympathetic Resonance)」,讓意念清淨一心不亂,禪淨共修相輔相成。
聽眾Jordan Dubin表示Andrew Nguy所提自淨其心,平靜的水面才能清楚映月的比喻,讓她了解淨土並非遙不可及,也不只是理論,她十分受益。
Andrew Nguy解說《阿彌陀經變圖》 ,請大眾注意細節,除了阿彌陀佛在說法,極樂淨土中的每一棵樹、每一道風也都在宣說八正道,Andrew Nguy表示每一尊佛都有其淨土,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證道時,肯定人人都可成佛,既然人人都是佛,人人都可建設各自的淨土,處處都可是淨土。
援引《維摩詰經》:「若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 Andrew Nguy表示,淨土並不只是未來的往生處,修菩薩道者應當發心自淨其心,在當下積極建設淨土利益眾生。如何自淨其心呢?〈七佛通戒偈〉說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給了清楚的方向。
Andrew Nguy指出淨土有三大特點—歡迎、包容、有益,佛光山覺誠法師在巴西不畏治安險惡,積極推動「如來之子」計畫 ,以足球接引並教育當地貧民窟小孩,弘法度眾,這就是建設淨土。
援引舍利佛尊者對佛陀發問:「諸佛菩薩的淨土都清淨無比 ,為什麼佛陀您所教化的娑婆世界,卻是如此不清淨呢? 」佛陀回答:「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,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。」Andrew Nguy以「一水四見」的譬喻,強調與佛陀感應共鳴 (Sympathetic Resonance),讓心念充滿慈悲喜捨的重要性,湖面平靜不起漣漪,才能清楚映月,並播放《浩瀚星雲》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音樂劇片段,大師說:「淨土就在我們心中,當心中沒有貪嗔癡,只有慈悲喜捨,人我相處便和諧無衝突。」建設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中心思想。
Andrew Nguy 強調,禪修有助於「與佛陀感應共鳴 (Sympathetic Resonance)」,讓意念清淨一心不亂,禪淨共修相輔相成。
聽眾Jordan Dubin表示Andrew Nguy所提自淨其心,平靜的水面才能清楚映月的比喻,讓她了解淨土並非遙不可及,也不只是理論,她十分受益。
相
關
消
息







